赵孟頫行书滕王阁序真迹(赵孟頫行书滕王阁序)
文徵明行书《滕王阁序》,美的不可方物,放大10倍依旧完美无瑕,真不敢相信,是出自80多岁老人之手!人书俱老,并非是说人越老,书法写得越好,而是指的是人的学养达到一定境界,书法也达到了“随心所欲而不逾矩”的佳境。自古就有“诗书不分家”,如果说“勤奋”能书艺达到一定的层次,而“学养”往往能决定他
自在的明珍:赵孟頫《仇鄂墓碑铭》临习,并隔列对照创作王勃《滕王阁序》,2022年12月泰安
赵孟頫《仇鄂墓碑铭》临习,并隔列对照创作王勃《滕王阁序》,2022年12月泰安
如果比武,论书写量,我估计可以夺冠。像不像疯子?挺像的!近期写的很多单页的和整卷的我都没拍,今天这个长卷是赵孟頫《梅花诗》和文徴明《滕王阁序》合集。1.局部拍的是《梅花诗》2.《滕王阁序》详情见续集3.请听下次分解
丁永康硬笔楷书古诗文,《兰亭集序》《滕王阁序》。丁永康擅长楷、行、草、隶多种书体。其楷书以欧体见长,行书以王羲之、赵孟頫书体为师,草书从《十七帖》、《书谱》入手,经过多年的临摹,均达到一定水平和高度,高雅轻灵,飘逸潇洒,极富书卷气息,于舒卷自如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。
书法网:文徵明行书《滕王阁序》,美的不可方物,放大10倍依旧完美无瑕,真不敢相信,是出自80多岁老人之手!人书俱老,并非是说人越老,书法写得越好,而是指的是人的学养达到一定境界,书法也达到了“随心所欲而不逾矩”的佳境。自古就有“诗书不分家”,如果说“勤奋”能书艺达到一定的层次,而“学养”往往能决定他走多远,但凡在书法史上,有些名气的人,无不是具有一定学养之人。王羲之、颜真卿、苏东坡、赵孟頫、文徵明等等皆是如此!如果单从书艺的考量,文徵明可能算不上“明代第一人”,从“诗文书画”综合素质来衡量,无论是后来的董其昌、王铎,和他差了几条街,更不要说同期的唐伯虎、祝枝山等人了。文徵明3岁学书,直到90岁仙逝,80多年来,笔耕不辍,书法五体,样样精通,尤其是行书和楷书更为精湛,他的行书深得“二王笔意”,尤其是王献之的俊美飘逸的书风,对他影响颇深!文徵明的学艺之路,可谓是根正苗红,学文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桢,学画于沈周,博采众长,而自成一家!尤其他晚年大作《滕王阁序》全文以行草书就,精妙清新,流畅之至,令人赞叹,是文人书法的代表作之一!通篇具有他的“文氏书风”,笔笔都有70多的功力,加上他清淡平和性格,让他这卷《滕王阁序》没有一丝烟火气息。相对于唐伯虎、祝枝山等人,文徵明的书法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息,中正平和,尤其令人称奇是,他的书法,愈老愈精纯,没有一丝一毫的颓废之态,与年轻人的书写无二,其气息之绵长醇厚,可以说是500年来,罕有人能达到。这篇《滕王阁序》,王勃华丽的诗篇,加上文徵明精湛的书艺,是诗文和书艺的完美融合,堪称书法史上“双
文徵明晚年一卷行书,如龙跃天门,虎卧凤阁,惊艳后世700多年,不愧为行书的“天花板”龙跃天门,虎卧凤阁,是对书法最高评语之一,后世多用像王羲之、赵孟頫、文徵明这种顶级书法宗师。相对于王羲之、赵孟頫这种天才型的选手而言,文徵明更多是靠勤奋和刻苦,给普通书法爱好者指出一道成功之路!如果说王羲之开创
文徵明晚年一卷行书,笔势劲利、宛转生姿,放大十倍来看,依然惊艳无比书法以气息为上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精气神”,与王羲之飘逸,赵孟頫的妍美所不同的是,文徵明开创新的境界,那就“君子气”!所谓的“君子气”,恰如孔子所言: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!回归到书法而言,就是“外柔内刚”,文徵明的书法乍看平淡
每天练字是非常愉快的事,自从爱上书法,每天的日子都很充实!没有感觉到朋友所说的百无聊赖。我常引导我身边的伙伴,让他们从写兰亭序字帖开始,天下第一行书,字体优美,越写越爱写,写上一百遍都不会厌倦。其他的字帖也不错,比如梁诗正的十宫贴、花鸟诗册,赵孟頫的字帖滕王阁序,文徽明的字帖千字文等等…临摹了一些,
文徵明这件行草作品,堪称书法界的“无价之宝”,距今500多年,无人能出其右自古“诗文书画”不分家,历代书画名家,无不是诗文的高手,赵孟頫如此,文徵明亦是如此,“深厚的学养”是书画创作的基础!文徵明,虽然天资一般,但靠勤奋成为一代名家,被誉为“诗文书画”四绝全才!据说他日写上万字,临池不辍,相对